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厭學是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然后做出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部分初中生在初二、初三面對學習壓力的突然增加和正視邁入青春期,孩子可能會產生這種厭學的情緒,家長在教育中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下面為大家介紹下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1、學習壓力大。一方面是考學的壓力,中考的規(guī)則在瞬息萬變,但不變的是“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因此孩子會拼盡全力考取理想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壓力叢生,很多孩子無法頂住壓力,便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來自家長的壓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但由于能力的問題,很多孩子并不能達到家長的期望,得不到認可,因而出現厭學的想法。
3、學習動力不足,從個體因素來說,孩子不確定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喪失學習的動力,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屢次受到挫折與失敗,學習自信心不足,導致學習動力減弱以至消退。從外部因素來說,家長、學校的教育方式,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授課方式,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
4、不良家庭的影響。家庭是孩子生活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信仰,觀念,生活習慣等無時無刻不在受著父母的潛移默化。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關心不夠,有的對孩子要求過高,提出許多無法達到的要求,有的父母離異使孩子失去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這些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常常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家庭氣氛,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其產生程度不同的厭學情緒。
中學生厭學的應對策略
1、通過觀察孩子完成課外業(yè)情況,了解孩子是否能跟上課。凡是厭學的青春期少年,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表現,那就是他們在每天完成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總是無精打彩,磨磨蹭蹭,甚至還會唉聲嘆氣。
看到孩子這種有這些表現時,家長千萬別去批評孩子,因為你一批評或責備,孩子逆反心理發(fā)作,反而更不愿意去完成作業(yè)。家長應該優(yōu)先關心孩子的心情,問問孩子是哪不開心,讓孩子感受到你關心他(她)的感受遠超過對學業(yè)的關注,才會從心里接納你。
2、制定一個學習方案,查缺補漏,制定短期小目標,比如,考進班級前15名等等。在這段時間內,父母應該盡量陪他一起學,看著他進步和成長,并及時鼓勵和肯定。
3、想辦法讓孩子多了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讓孩子明確自己想要什么,喜歡做什么,能做什么,這樣他才會有學習的毅力和堅持的決心。
4、科學引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引導孩子養(yǎng)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刷視頻,要花點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
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們就不再強烈地排斥學習,他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也會漸漸從討厭變?yōu)橄矚g。
中學生厭學家長要注意什么
1、多商量少命令。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yè)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yè)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yè)!”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2、多引導少訓斥。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家長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