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間有矛盾怎樣開導
孩子教育這個任務非常的繁重,但同時也無比重要,父母親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同樣重要。有的父親和兒子天生就像仇敵,動不動就斗了起來,其實這樣是不好的。
父子之間有矛盾怎樣開導
1、善于引導孩子
兒子叛逆期和父親鬧僵了怎么辦,首先對孩子要因勢利導,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見,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作決定,并讓他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父母不會進行心理疏導,可以找高途美好家庭教育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來幫忙,盡快糾正孩子的叛逆心理,幫助孩子走回正途。
2、注重溝通
從學校到家長都只注重孩子的分數(shù),而忽略了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家長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上應該起到主要作用,但是實際上家長在這方面卻比較麻木,一個是自身不懂,另外也有顧慮,認為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無所謂。
父子關系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偶像期
從出生到7、8歲這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就是無所不能的。無論從力量上還是智力上,爸爸有絕對的優(yōu)勢。此時的孩子對于爸爸是又敬又怕的。按照佛洛依德理論,也許在潛意識中,兒子會有想要取代爸爸的想法,那是他們成長的動力。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或許會和爸爸有局部沖突,但大體還是和諧的。
第二階段:對抗期
一般而言,在男孩子的青春期,會出現(xiàn)和爸爸對抗的情況。因為他們自身的能力在增長,并且想要完成心理上的獨立,成為男人,就必須挑戰(zhàn)一個權威。而家中的權威自然就是和自己性別相同的爸爸。
第三階段:進化期
兒子二十歲剛剛步入社會,父親四五十歲正是中堅力量。此時如果溝通不暢,父子關系依然會充滿隔閡,但是卻不會再有明顯的沖突,而是轉為一種隱匿的競爭。比如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就曾經(jīng)對我說過,他畢業(yè)三年的目標就是收入超過自己的爸爸。
第四階段:接受期
等孩子成為父親,自己有了孩子,就會了解當年爸爸的一些行為背后的動機,也就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這是改善父子關系的良好契機,即便依然觀點不同,或者興趣不同,也能抱著一個包容的態(tài)度去相處。
第五階段:繼承期
當兒子步入老年,很多人就會"成為自己的父親。"更加深刻的理解父親身上所包含的那些品質,并且會內化為自己的精神。繼承父親的"精神遺產(chǎn)"。
孩子和父親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母親應該做什么
1.媽媽去學習家庭教育相關的課程,影響爸爸。
2.夫妻雙方可以找個咨詢師,好好就這種情形做一個溝通,必要時,可以做一下與女兒的情感修復。
3.母親要在中間充當橋梁作用,首先你要擺正心態(tài),不管是老公還是孩子要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去交流溝通。這是基礎。
4.要讓父子坐下來認真溝通,暢所欲言,把自己所思所想,自己的怨氣發(fā)泄出來。不管是誰對誰錯該道歉道歉該認錯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