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生與對應的詩詞
唐代是一個詩風濃郁的朝代,當時的詩人眾多,人才濟濟。而最受人喜歡的詩人,無疑是詩人李白,即便是千年后的今天,李白仍舊是我國知名度最高的名人代表。李白的名氣如此之大,源于李白的作品豐富,影響深遠。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有作品集《李太白集》傳世。
李白的一生與對應的詩詞
1.讀書漫游(42歲以前,701-742)
這一時期,詩人的生活主要是漫游、游山覽水,所以其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是山水詩。江陵和金陵是六朝樂府民歌西曲歌和吳聲歌的發(fā)源地,李白漫游于此,深受影響,因此也寫了不少優(yōu)秀的樂府詩和一些贈別詩。
山水詩著名的有《峨眉山月歌》、《渡荊門送別》以及《望天門山》、《橫江詞》六首、《望廬山瀑布》二首等。樂府詩著名的有《江夏行》、《長干行》、《烏棲曲》、《越女詞》等。
著名的送別詩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山中問答》等。還有《江上吟》、《丁都護歌》、《金陵酒肆留別》等。
2.長安三年(42-44歲,742-744)
在這一時期,詩人政治上失敗了,但創(chuàng)作上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誠如安徽馬鞍山采石磯的太白樓上的對聯所云:“薦汶陽再造唐家,并無尺土酬功,只落得草石青山,供當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讒學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脫去名韁利鎖,讓先生詩酒逍遙。”
三年的京城生活,尤其是直接與皇帝大臣們的接觸,使詩人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及藏在“開天盛世”后的腐敗黑暗的現象和宮廷內幕有了初步的認識,并用他的詩歌予以無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這一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比前一時期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戰(zhàn)斗性。
這時期的作品有《蜀道難》、《梁甫吟》、《行路難》三首、《古風》第八、十五、二十四、三十九、四十六等,還有《烏夜啼》、《子夜吳歌》以及《送友人入蜀》等。
3.再度漫游(44-55歲,745-755)
這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更加無情地揭露、諷刺和批判當時腐敗的政治和窮兵黷武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如《遠別離》、《古朗月行》、《古風》之三、之六、之十四、之三十四,以及《戰(zhàn)城南》、《北風行》等。
二是以詩歌創(chuàng)作寄托其憤世嫉俗、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如《梁園吟》、《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和《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等。
三是描繪祖國山水風光的詩歌。著名的《贈汪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也作于這一時期。
4.身經戰(zhàn)亂(55-62歲,755-762)
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有不少是反映安史叛軍破壞、蹂躪中的社會現實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如《古風》第十九(西上蓮花山)、《猛虎行》、《經亂后將避地郯中留別崔宣城》、《奔亡道中》等。
有些是抒發(fā)他報國靖亂的壯志,如《永王東巡歌》、《贈張相鎬》、《南奔書懷》等,也有不少是表現他蒙冤遭貶的悲憤。
李白為什么好好官不做選擇辭官游山玩水呢
1.政治環(huán)境惡劣
李白生活在唐朝時期,這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期。當時,皇帝的權力高度集中,朝中權貴專橫跋扈,官場腐敗現象十分嚴重。李白作為一個具有正義感和反抗精神的詩人,無法忍受這種政治環(huán)境,因此選擇離開了長安。
2.受到排擠和邊緣化
李白在宮中曾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和重用,但是因為他的才華和個性與權貴不合,逐漸被排擠和邊緣化。他在宮中的地位逐漸下降,最終被貶為一名普通的文學弄臣。李白感到自己的才華無法得到發(fā)揮,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選擇了離開長安。
3.個人性格特點
李白的性格傲岸不馴,不愿意與權貴同流合污。他是一個十分自信和有自尊心的人,對于權貴的卑劣行徑和對于自己的不公正待遇感到憤怒和失望。因此,他選擇了離開長安,繼續(xù)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
4.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
李白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曾經到過許多地方經商,對于文化和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種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為李白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李白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對詩詞有著獨特的天賦和靈感。
他的文學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追求和社會實踐。他的詩歌作品風格獨特、豪放奔放、富有感染力。他對于人生、政治、愛情等都有著獨特的看法和感悟,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些詩歌作品對于當時的文學界和社會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經濟壓力
李白在長安期間,由于他揮霍無度,導致經濟壓力逐漸增大。他經常到外面游玩、喝酒、賭博等,而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在宮中時,他也沒有什么固定的收入來源,無法承擔這種經濟壓力。
而他離開長安之后,他得到了許多貴族的賞識和資助,從而減輕了經濟壓力。此外,他的文學作品也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和贊賞,這也為他帶來了經濟上的收益。
舊唐書是怎么記載李白的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記載如下:
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
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
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钡撋街畞y,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jié)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為從事。
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后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