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如果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性格、情感以及心理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關懷,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對孩子的影響
與父母關系不親,心里存在很大的距離感。有的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等到上小學之后才正式由父母來管教。盡管以后一直跟隨父母生活,但是與父母的關系始終不親,而且在心里面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感。
事實上,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孩子對于父母的依戀往往在6歲之前形成,尤其三歲前為最關鍵的時期。如果三歲前父母對孩子給予各種呵護與關心,孩子往往會出現很強的依戀感,以后與父母關系也非常親。
但是如果平時父母忙于工作,無法照顧到孩子,最好在孩子上小學之前接回去,多抽出機會與孩子相處,否則等過了黃金時期,想修復親子關系往往變得非常困難。
對其他人的看法相當在意,言行舉止似乎一個老好人。有的同學平時對待其他同學相當親和,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都會親口答應,甚至與自己很少有過交流的同學借錢,也會毫無猶豫的答應。
事實上這類孩子在其他人看來就是一個老好人,而且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父母的關心,尤其在小的時候父母由于工作可能無法呵護照顧。因此與父母的關系比較疏遠,這樣一來內心會嚴重缺失安全感。
這類孩子往往非常不自信,感覺自己不值得被其他人愛,因此往往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他人的好上面。這樣一來不管什么樣的要求都無法拒絕,擔心因此其他人不喜歡自己,因此經常勉強自己,往往不顧及個人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成全別人,對別人的看法相當在意,活得也非常累。
父母應如何關愛孩子
1、創(chuàng)造充滿愛意的融洽氛圍。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緒是建立充滿愛意家庭的先決條件。孩子在家庭里不但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還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關懷。
如果父母在家里對孩子冷冷淡淡、漠不關心,孩子便會產生自卑情緒,變得孤僻。父母想要給孩子關懷和愛,首要的就是在家里通過言語和行動,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集中關懷,保證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2、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情緒。父母在對孩子教育的時候,請記住一定要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培養(yǎng)孩子,因為這種情緒是讓孩子心理正常發(fā)育,和身體健康發(fā)育的重要條件。你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時刻保持這種情緒,那么孩子也會一直保持愉快的情緒狀態(tài)。
3、培養(yǎng)孩子自我價值。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可以掌握的能力,讓孩子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當然,我們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
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那會讓孩子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父母多陪伴孩子的好處
1、可以讓孩子更有責任感,讓孩子學會擔當。如果父母經常陪伴孩子的話,就應該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讓孩子學會擔當,具備責任感。
2、可以讓孩子更加富有愛心,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愛。孩子經常和父母在一起,在玩耍的時候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讓他們做一個善良的小朋友。
3、家長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將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家長經常陪伴孩子,可以言傳身教,將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傳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