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
家長網  /   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2025-01-081171閱讀量
  • 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想要改掉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壞毛病,家長首先要做到不催促,不責怪,不打擾他們,然后再采取科學地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時間觀念,讓他們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最后也可以適當的讓他們感受到拖拉的后果,從而慢慢改掉這種行為。下面就具體看看,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吧。

    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1.把責任還給孩子

    很多小孩子從小就沒有樹立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這都由于父母長輩們的過分溺愛,事事代勞造成的。在小孩子有了自己動手的能力以后,依然幫忙穿衣、洗漱、喂飯,孩子潛意識里就會認為,這些其實都是父母們的事情,催促自然就沒有用。很多孩子應該自己完成的事,都被父母干完了,表面上是節(jié)省了時間,實際上是讓孩子失去了鍛煉自己的機會。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孩子的做事能力只會越來越弱,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拖沓和懶惰,十分地依賴父母。家長們的“越界”行為,把孩子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的問題,導致了孩子缺少責任感。所以,不妨把責任還給孩子,不再事事代勞,讓孩子自己重視起來。

    2.讓孩子承擔拖沓的后果

    或許孩子上學沒有遲到、作業(yè)按時完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一切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但這一切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的,并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父母不斷地催促,而不愿意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完成這些事情,然后超出規(guī)定時間。其實,父母們可以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后果,或者就放任孩子遲到,讓他直接得到教訓,那樣他才會明白,自己的磨蹭會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當孩子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傘,承擔下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時,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磨蹭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他們要學會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任,做不好就要承擔后果。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對自己的事情上心,而不是事事依賴父母。

  • 怎么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

    面對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父母每次都比較著急,甚至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動起手打孩子,但是都得不到改善,那么該怎么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呢?

    怎么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

    1.和孩子一起做一個雙方認可的計劃

    制定計劃時,家長一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展開討論。家長的態(tài)度一定是溫和的、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一定是平等的。以孩子為主,家長做補充改善,制定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計劃。計劃中包括學習任務,也包括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將學習任務進行分解,分時段進行。比如限定45分鐘時間做完數學,休息一下,吃點水果、娛樂都可以,再進行下一時段的學習。不能讓孩子一直處于學習狀態(tài),人的專注力都是有限的,大腦得不到休息,往往會取得相反的結果。

    2.引導孩子管理好時間

    在計劃執(zhí)行時,家長不要參與過多,放手讓孩子去做。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前,提前提醒孩子,給他一個緩沖時間。比如我們假期時每天下午4點外出鍛煉,我會在3點50提醒他,讓他做好準備,比如作業(yè)收尾工作、穿衣等準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4點準時出門。如果不提前提醒孩子,孩子沒有心理預期,做準備還要花時間,你又忍不住催,反而越催越慢。

  • 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經常聽到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太慢,無論是做作業(yè)、吃飯還是起床,總是慢慢吞吞的。別的孩子已經完成了作業(yè),自己的孩子直到很晚才完成作業(yè),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那么,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改掉拖拉的毛???

    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改掉拖拉的毛???

    1、和孩子做好約定

    當孩子穿脫衣服、收拾玩具等行為時,父母可以和孩子做好約定,在規(guī)定時間內,孩子如果完成了任務,父母就給她發(fā)個小粘貼,或者獎勵一個蘋果。如果無法完成,那就懲罰他原地站10分鐘。通過這種約定,孩子會懂得時間的重要性,知道做事要麻利迅速了。

    2、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跟孩子商量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20分鐘休息5分鐘,會休息的孩子才會更好的學習和工作。

  • 孩子老是丟三落四怎么改掉這個壞毛病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發(fā)現一些孩子做事總是丟三落四,一會書本找不到了,一會鉛筆找不到了,丟東西更是常有的事,孩子出現這種現象,與自身習慣不好、父母溺愛、生活沒有條理性等原因有關,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些毛病,成為家長們普遍關注的事情。

    孩子老是丟三落四怎么改掉這個壞毛病

    家長“懶惰”一些,給孩子多一點成長機會。大膽放手,多給孩子鍛煉和成長的空間,可以讓孩子做自己的小管家,將自己的物品準備好。

    率先垂范,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收拾整理物品方面也不例外。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不亂扔亂放物品,自己就要把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做得好他們也會做得好。

    引導孩子養(yǎng)成有序的生活習慣。家長可以在家里把所有的東西都是按一定的順序擺放,并且定好每個東西的位置,不輕易的改變,使用完之后,再把它放回原處。這樣既可以方便取用,也可以教孩子有條理地擺放自己的東西。

    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家長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攬在自己的身上,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嘗試著做,那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記住對自己來說重要的東西,并且會好好的保存。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做一個清單,讓孩子按照清單上面來整理自己的東西。

  • 怎么改掉孩子上課講話的毛病

    很多性格外向的孩子,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總會做出一點小動作來吸引周圍人的注意,有時是和周圍的同學說小話,有時是發(fā)出一些怪腔怪調,反正是安靜不下來。那么怎么改掉孩子上課講話的毛?。?/p>

    怎么改掉孩子上課講話的毛病

    1、告訴寶寶老師每天上課連續(xù)說話45分鐘其實是很累的,同時也要告訴寶寶老師為什么需要連續(xù)講話45分鐘,讓他們可以試著去理解老師和認同老師。

    2、家長可以跟老師約定,請老師在上課時候多觀察觀察寶寶,要是寶寶在某一天上課時候沒有說話,那么,回家以后就要給孩子一定的表揚,用這種方式來改掉寶寶上課喜歡說話的習慣,但是,在選擇獎勵的時候不能夠用物質獎勵。

    3、家長要多跟老師聯系和溝通,及時去了解孩子在學校里面的情況,尤其是孩子上課時候的情況,如果發(fā)現了問題也要控制好情緒冷靜的跟孩子說,不能夠在發(fā)現問題以后就打罵孩子或者是體罰孩子,否則就會因為這樣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不過,也要注意適當給孩子一些處罰,讓孩子能夠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4、讓孩子自己去講課。當然這里所說的講課并不是讓哪一位學生去上課,而是讓他們嘗試去講練習,現在的孩子其實都有各種各樣自己的想法的,那么在講練習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的偷懶一下,讓學生去講老師監(jiān)督,久而久之孩子的口才就練得很好了。

  • 怎么改掉孩子寫作業(yè)磨蹭的毛病

    孩子寫作業(yè)太慢,總是很磨蹭,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孩子常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夠完成,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孩子做作業(yè)的效果會很不好,而且孩子也會養(yǎng)成拖拉的毛病,沒有一點時間意識,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休息,孩子有可能會對作業(yè)產生厭惡情緒,那我們怎么改掉孩子寫作業(yè)磨蹭的毛病呢?

    怎么改掉孩子寫作業(yè)磨蹭的毛病

    1、從小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遇見孩子寫作業(yè)比較拖拉發(fā)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孩子小時候,也就是一年級,就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里有條件的,把孩子寫作業(yè)的房間布置得盡量簡單,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玩具;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桌子上,盡量不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物品都拿走。

    2、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表

    那肯定是一個不小的毛病,首先你要給你的孩子提出建議,學習制定一個計劃表。他什么時候完成作業(yè)?要有清晰的計劃,玩就是玩,學習就是學習,而且寫作業(yè)的時候,不要給他放著手機或者是電視,要認認真真的完成。還有他寫作業(yè)的時候,你也可以陪在他身邊看看書,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 怎么改掉孩子罵人的毛病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一生氣就想罵人,尤其是在自己的要求不能被家長滿足的時候,更會用這樣的方式去要挾家長,讓家長滿足自己的愿望,不然的話就大哭大鬧,一直到家長受不住妥協為止。那么怎么改掉孩子罵人的毛???

    怎么改掉孩子罵人的毛病

    1、冷靜下來緩一緩,淡然處理

    很多時候,孩子明明知道不能罵人,不能說臟話,但還要說,他們是在享受這種語言的快感,如果家長反應明顯,他們就會覺得這種方式可以引起高度注意,就會繼續(xù)他的臟話游戲。所以,對于孩子的說臟話,漠視他,讓他覺得無趣,慢慢就淡忘了。

    2、樹立榜樣,營造環(huán)境

    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家人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因此,如果父母說話不注意,孩子就會很容易模仿。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營造一個好環(huán)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