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和昆曲的關系
昆山臨近蘇州和上海,交通便捷,且有著悠遠的藝事傳統(tǒng)。元明以后隨著工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市民階層對物質生活的要求目益提高,娛樂活動迅速繁盛,并涌現(xiàn)出一批代表的音樂家、作家和藝人。
昆山腔和昆曲的關系
要說昆曲,先要說昆腔。昆腔,與高腔并為南北曲腔之宗。明中葉至清中葉達到鼎盛,鼎盛期跨越三個世紀,達二百余年。
昆腔流行于江南地區(qū),輻射全國。而以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五“府”與蘇南“吳中”為最正宗。而在南方其他地區(qū),則與高腔并行。清代中后期以后,昆腔與高腔都開始沒落。
昆腔在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昆山腔——昆曲曲唱——昆腔。這三個詞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區(qū)別,實際上具有質的不同。昆山腔是昆山一帶民間藝人唱戲時的口中之腔,止行于吳中。通俗一點講,就是帶有十分鮮明的地方色彩,類似于說話口音中的吳中方言。
當時與昆山腔一樣的地方聲腔還有余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就是分別流行于昆山、海鹽、余姚、弋陽一帶的聲腔。這四大聲腔特點是都沒有伴奏,屬于徒口而歌。
昆曲的歷史背景
昆曲起源于元朝時期,最早被稱為“南曲”或“漢劇”。元朝時期,蒙古族統(tǒng)治者對漢族的文化藝術十分重視,他們將漢族文化藝術和蒙古族文化藝術相融合,從而誕生了昆曲。
昆曲的誕生和發(fā)展,離不開元朝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元朝時期,文化融合和交流十分活躍,昆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
昆曲的演出形式十分獨特,它以歌唱和表演為主,以琵琶、板鼓、鑼鼓等為伴奏,配合精美的戲服和舞美,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昆曲的表演技巧和風格在明代和清代逐漸成熟,成為了文化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
昆曲之美在何處
服飾之美。昆曲服飾可以稱之為一門藝術,它基本沿襲了明代的風格,又吸收了清裝、旗裝的服飾特色,同京劇服飾差異不是很大,是以紅、白、藍、黃、黑、紫、粉等顏色為主色,色彩十分鮮艷熱鬧。
昆曲服飾的顏色與我們正常生活中所見的略有不同,紅色是棗紅,黃色是明黃,黑色是偏暗的黑,白色是淡的五彩,綠色則為深綠與粉綠,藍色是靛藍,紫色是灰紫。
傳統(tǒng)的昆曲服飾在刺繡、盤扣等的運用上也是爐火純青,在針線運用方面,追求的是以極為精確的角度構成近乎完美的圖案,不過度追求艷麗,追求的是“雅”和“韻”,雅和韻基本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紋飾如龍、鳳、鳥、獸、魚、蟲、花卉、云、水等等意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