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想學怎么辦
厭學情緒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因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孩子身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家長不能幫助他們及時疏導,那孩子就會慢慢出現(xiàn)抗拒上學的念頭,從而變得越來越討厭學校。
孩子厭學不想學怎么辦
1、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是溝通疏導的第一步。這一步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你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fā)、沉默是金了。
2、多與孩子談心。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經(jīng)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心理咨詢,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運用大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3、改變家長自身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的改變從重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做起,不以考試分數(shù)來作為評判孩子優(yōu)劣的標準。當孩子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厭學情緒問題也基本能迎刃而解了。
4、培養(yǎng)興趣和建立信心。我們常說興趣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為了徹底改變孩子的疲勞,我們必須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厭學兒童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之后,他們將立即開始練習自己,這種嘗試的結(jié)果是好是壞是徹底轉(zhuǎn)變的關鍵。
因此,我們必須努力為厭學的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興趣,品味學習的成功感和興趣,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消除心理、學習疲勞的障礙。
5、跟老師多溝通。孩子每天跟老師相處的時間遠比跟父母要長,所以千萬不能把孩子扔到學校不聞不問,要經(jīng)常跟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情,也可以多跟老師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在教育上共同探討,要知道,作為老師其實是很愿意傾聽家長的想法的。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1、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能力不足指的不是孩子學不會,而是孩子不會學,沒有技巧。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下課作業(yè)和考試也不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chǎn)生自我懷疑和自卑情緒,出于對自我的保護,潛意識就會把錯誤歸結(jié)到所學知識上,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討厭學習了。
2、心理落差感。有那么幾個階段,孩子的成績會有較大的變動,比如像低年級升高年級、小升初、初二升初三、初中升高中,這幾個階段會導致一部分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的學生成績出現(xiàn)跳崖式下降,但是這種下降只是暫時的,當孩子適應課程難度和節(jié)奏之后就會很快追回來。
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內(nèi)心較為脆弱,或者家長對成績比較重視,所以當成績突然下降,孩子心理一時無法接受,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失落感和厭學情緒。
孩子厭學的表現(xiàn)有哪些
自我貶低: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fā)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
情緒波動明顯:當孩子在學習上感受到了過大的壓力之后,他們可能不愿意與父母說,但會在平時的情緒中表現(xiàn)出來。早起上課時不耐煩,沮喪,悶悶不樂的;一打開書上課就開始犯困,感覺特別累。
父母一說到學習上的事情就開始頂嘴,脾氣暴躁,甚至會抱怨老師。如果你家孩子平日里有這樣的情緒表達的話,那么他就已經(jīng)開始有厭學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