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思
知識和見識其實有同等的重要性。正所謂思想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前者靠讀書實現,后者靠一次次遠行。其實讀書和遠行,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正是有了讀書,遠行才有了方向;行走的每一段旅途,都在求證著書中的每一個涵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思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有兩層含義,“讀萬卷書”是指全面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扎實的文化素養(yǎng);“行萬里路”是指不能單純地沉迷于書本,還必須廣泛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并把書本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與“行”之間的關系,讀萬卷書是知,行萬里路是行。在知行關系上的觀點是知行統(tǒng)一,學以致用。這既體現了知與行密不可分,又強調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知行統(tǒng)一就是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把學習知識和實踐行動結合起來?!爸咝兄?,行者知之成”,知行統(tǒng)一要注重實踐。
學校的教學過程本質上是:掌握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tǒng)一,讀萬卷書即獲取間接經驗,行萬里路即直接經驗,指通過親身實踐得來的知識。讓讀書來指導遠行的方向,讓萬里路的行程,去驗證書中的涵義,最終提升認知,改變人生的軌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誰說的名言
出自明朝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卷二》,“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意思是說以前有人評價大年的畫,說他胸中有萬卷書。更神奇的是,大年因為宗室不能出游,都要回來。才能寫出心中丘壑,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想做畫能畫得出來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
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讀書是人生價值實現的基礎和前提,相當于修煉中的筑基,是根本。但讀書的目的還是要去實踐,是要去改造自然世界。
要求人們要去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之中,要了解、理解人性,去認識形形色色的人,要學會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要知道人間前冷暖和人情世故,其目的還是要與人為善、與人合作,弘揚正氣,為社會造福。相反,往往會與社會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