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戶搗衣聲的上一句
望月思遠是古代詩歌永恒的主題。那悠揚的旋律,與皎潔的月光一道,永遠回蕩在萬里長空。其中李白這首《秋歌》,描寫女子為征人制作冬衣,從廣闊的社會角度,表達了對和平的強烈渴望。
萬戶搗衣聲的上一句
長安一片月。
長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萬戶都傳來陣陣的搗衣之聲。
詩人用“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淺淺兩筆,就將整個長安城寫得一片動蕩不安。長安月下,可以對一樹梅花,共一樽美酒,可是詩里面的女子卻獨自低頭含淚,為她遠在玉門關的良人做征衣。
萬戶搗衣聲的全詩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清秋景色,抓住秋夜月下?lián)v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場景予以渲染,繪出了一幅情意深濃的婦女搗衣懷遠圖。
萬戶搗衣聲作者想表達什么
詩人將主要表現(xiàn)男歡女愛的吳聲歌加以拓展,選取長安秋月之下千家萬戶搗衣這一典型情節(jié),表現(xiàn)思婦對征人的懷念以及廣大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情調(diào)委婉而境界闊大,能引起人深長的遐思。
對飽經(jīng)離別之苦的人來說,這三者有一于此,便難以忍受了,何況它們?nèi)季奂谝黄??更何況在月白風清的夜晚,整個長安城都響徹那令人心碎的“萬戶”搗衣之聲。這種時刻,有誰能不為這凄涼而又熱烈的氣氛所感染呢?
“總是玉關情”,一語作結(jié),力抵千鈞。情而冠以“玉關”,令人聯(lián)想到遙遠的邊塞,益覺此情之深長;句首著一“總是”,將前三句目中所見、耳中所聞和肌膚所感囊括凈盡,極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間,無所不在。
這首詩從聲情上是南朝樂府特色,但從搗衣的角度寫思婦之怨,則是北朝庾信等詩人的創(chuàng)造,二者結(jié)合,就使一首短小的樂府詩概括了南北朝至隋唐邊塞題材中的一個基本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