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夏商周朝  /  莊子最瀟灑的一句話

莊子最瀟灑的一句話

時間:2023-11-20 15:30閱讀數(shù):869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他一生淡迫名利,主張無為而治,他留給人們許多貼近生活而又充滿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莊周夢蝶”等,他的“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等哲學思想,對人們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莊子最瀟灑的一句話

莊子說過最豁達的一段話是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這句在莊子看來,天地與自己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只不過都是宇宙萬物中的一部分。與大自然合二為一,珍惜大自然每一個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當作跟自己一樣,有著生命,去珍惜他們的生命,尊重他們的生命。

莊子的生死觀是什么

生死觀是莊子人生哲學中的重要問題。

莊子的生死觀可以分為四種境界,這四種境界分別是:

第一種境界是"重生""全生",“貴身”"保身",這一境界體現(xiàn)了莊子對生命價值的覺醒,也體現(xiàn)了他對世俗觀念的反思和批判。

第二種境界是以死為"真"以生為"假",以死為"樂"以生為"累",這種境界的生死觀與其說是對世俗生死觀的反動,毋寧說是對人生艱辛歷程的揭示和對黑暗社會的批判。

莊子生死觀的第三種境界是"死生為徒,死生無變"。在這種境界中,莊子既不重"生"貴"生",樂"死"厭"生",這是莊子從"齊物論"的立場對世俗生死觀的進一步反思和批判。

莊子生死觀的第四種境界是"不知死不知生",或者叫"不死不生"。只有達到這一境界,才是真正的"與道為一"的境界,也就是達到最高智慧的境界。

莊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說:“道之真以修身,其緒余以為國家,其土苴以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余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又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友其真。”意思是,不要為了人工而毀滅天然,不要為了世故去毀滅性命,不要為了貪得去身殉名利,謹守天道而不離失,這就是返璞歸真。

他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diào)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氣耳”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彼乃枷氚鴺闼乇孀C法因素。

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視了事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和差別性,認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他認為,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一,即絕對的“齊”;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而學“道”的最后歸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異,從“有待”進入“無待”。在思辯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zhuǎn)向神秘的詭辯主義。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內(nèi)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則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則自恨其謬而志傷神辱,斯未能達命之情者也”,中與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對于君主的殘暴,莊子是一再強調(diào)的,“回聞衛(wèi)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所以莊子不愿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只能“順”。

“汝不知夫養(yǎng)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yǎng)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該追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