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學習方法  /  小學  /  孩子不讀題審題怎么辦

孩子不讀題審題怎么辦

時間:2023-03-24 09:39類型:小學閱讀數(shù):1851

在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讀不懂題目,不會審題的孩子,尤其是已經(jīng)步入小學階段的孩子,總是因為不好好審題,也錯失了很多分數(shù),這讓父母感到非??鄲溃植恢涝撊绾稳ソ鉀Q。

孩子不讀題審題怎么辦

1、訓練孩子的審題能力。想做對題,審對題很關(guān)鍵。馬虎的孩子沒有好好讀題,常常瞟一眼就過。在訓練孩子審題時,可以要求孩子一字一字地讀題,直到讀懂題目意思,圈出題目中關(guān)鍵的字眼。

一般簡單的題讀一遍就能懂,最好讀兩遍。難讀懂的題多讀幾遍,其義自現(xiàn)。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用筆或手指頭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讀通順。讀題最好在低年級開始就訓練。

2、問孩子題目的意思。叫孩子用口頭復述一遍題目的意思。如果孩子還沒理解清楚題目的意思,你帶孩子速度慢一點再讀一遍,這時一般都能弄懂。讀題講題的目的是加深孩子對題目的印象與正確理解,減少做題錯誤與馬虎,還可培養(yǎng)孩子語言的復述與表達能力。

3、提高孩子的識字量。識字量的多少影響孩子的閱讀質(zhì)量,是孩子實現(xiàn)自主閱讀的基礎(chǔ),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chǔ)。識字量過少,讀不懂題、寫不出字一點也不稀奇。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識字的氛圍及計劃,利用書籍或者軟件提升一下識字量。當識字量提升后,下一步可以讓孩子慢慢進入自主閱讀了。

4、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題目。前期幫助孩子把題目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把抽象的題意變得生動易懂,最好是能用一些接近生活的語言去表達。

這種方法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把題目進行轉(zhuǎn)化,并且變得容易理解,而且能幫助孩子提高概括的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這個階段需要一定的耐心,但是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解題思維。

5、養(yǎng)成檢查的好習慣。在學習中,自我檢查的習慣必不可少。而且檢查不是檢查答案,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重新做一遍,再核對答案,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這樣能達到檢查的目的。如果只按照原來的過程檢查,就容易陷入原來的思維模式,比較難發(fā)現(xiàn)錯誤所在,比較妥當?shù)氖侵匦伦鲆槐椤?/p>

孩子不讀題審題的原因

1、圖快,憑感覺理解題目。在很多孩子的觀念里,“快點”是很重要的事情,快點完成作業(yè)、快點起床、快點吃飯……雖然每次叫孩子快點,他們還是慢吞吞的,但是“快點”這個詞匯和價值觀已經(jīng)深入他們的腦海里,結(jié)果就是變得沒有耐心、急躁。

2、圖方便,不審題,不復核。這是一個孩子責任心的問題。孩子知道完成任務很重要,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執(zhí)行力,但是對結(jié)果的對錯卻不是很上心,只要求大差不差可以過關(guān)就行了。

而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往往比較容易原諒孩子,認為孩子已經(jīng)做了,比起那些做都不愿做的孩子好多了。久而久之,孩子對結(jié)果的責任心就建立不起來了,或者慢慢就渙散了,認為自己做了就是盡到了責任,至于結(jié)果對不對那就交給他人來處理。從而這樣的孩子在做題時,不習慣審題,而且也不會想著做好后去復核。

提高孩子審題能力的技巧

1、“讀”。讀,就是認真讀題,初步了解題意。要培養(yǎng)反復、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輕聲讀、默讀,養(yǎng)成自覺通過默讀理解題意的習慣。

2、“敲”。敲,就是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理解應用題中的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yǎng)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

3、“述”。述,就是復述題意,進入情境,用自已的話復述題意。復述題意能準確地反映出對題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養(yǎng)概括能力和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